一、教材建设牵全局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总纲,医学人文教育亟待教材建设引路。2003年学校主编全国首部《医患沟通学》教材,之后相继被评为“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卫健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国家医学数字教材《医患沟通》;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医学伦理学》,主编江苏省“十三五”高校重点教材《临床思维导引》和《医事法学》; 主编《医学伦理学》(英文版);主编卫健委研究生规划教材《医患沟通》(进展中)。系列化的教材有力推动了学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开展。
课程建设是医学人文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医学人文学系是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的专业单位,现有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医学史与汉语言文化四个课程组,承担了全校医学人文相关课程的授课任务,承担《医学导论》等15门人文必修课程,5门选修课程,授课对象包括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各个层次。在高质量医学人文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建设了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医患沟通》,建成了全国医学院校研究生联盟慕课《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对全社会开放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医患沟通的共知共享》等。
三、教学改革强质量
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探索出了四种教学模式,即针对《医患沟通学》的情境与实践教学模式,针对《医学伦理学》自主式教学模式,针对《卫生法学》的案例研究式教学模式,针对《对外汉语》的扶助性教学法;在慕课教学中,探索了与之对应的翻转课堂教学。
考核方法改革卓有成效。将医患沟通技能和人文关怀融入临床客观结构化考核(OSCE) ,有效实施医患沟通技能考核和人文关怀的评价。在我校传统的实习中期教学检查中,应用标准化病人(SP)实施情景模拟考核,有效的促进了下半年的实习教学质量提高。该部分研究形成方案《融入医学人文的临床技能OSCE毕业考核》及视频。
四、教育研究拓未来
教育教学研究方面,通过相关研究,界定了医学生医学人文能力的内涵,探索出了加强医学人文理论与实践教育,培养医疗实践中人文感知与践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多途径实施校园文化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展现医学人文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的有效路径。具体内容是: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