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阶平关于医学人文讲话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1-01浏览次数:16

   “医学技术越是先进,就越是要求医生有高度的责任心”
  周东海(吴阶平医学教育思想研究课题总负责人):自立志学医之后,吴阶平教授就把“做好医生”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认为,对一个好医生来说,“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艺术性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何谓高尚的医德?他给出的解释就是两个“极端负责”,即“医生应该对病人极端负责,因为病人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托付给了医生;医生应该对社会极端负责,因为病人是社会的人,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是解决了病人家庭、亲友的痛苦和工作单位以及国家的负担”。他还很有针对性地指出:“医学技术越是先进,就越是要求医生有高度的责任心。”
  精湛的医术就是“要求医生既扎扎实实地掌握医学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功,又及时吸收医学的新进展,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准确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技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医生还要有科学精神,做到不断追求进步。艺术性的服务就是“要求医生懂得病人的心理和需要,从实际出发为病人服务”。这与时下医院提倡的“人文关怀”理念如出一辙。
  不同的病人即使患有同样的疾病,由于每个人的文化素养、经历、性别、家庭条件不同,其对疾病和诊疗的看法、愿望和忧虑亦不相同,同样的治疗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像吴阶平教授强调的那样,“医生的言谈举止时刻影响着病人”。在医生观察病人的同时,病人也在观察医生,病人对医生的信心将十分有利于医疗的实施和效果的提高。因此,能否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为病人提供艺术性的服务,从而达到促进医疗效果的目的,是一般医生和好医生的区别所在。
  可以说,好医生的“三条标准”,实际上是对医学人才的成才要求,也是医学教育应当努力实现的培养目标。换言之,它也可以被认为是社会对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质量评价的“金标准”。
“医生面对的是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个个具体的人”
  贾明艳(北京医学教育协会副会长):在1996年发表的文章中,吴阶平教授深刻阐述了“医人”与“医病”的关系。人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目前的医学教育基本上是以生物学上的人为对象。西医教学,使医学生从在校学习到毕业后的几年,几乎完全是以生物学上的人为基础。但实际上,单纯生物属性上的人并不存在,以生物学上的人为对象就是以“病”为对象。
  医学是认识、维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它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是医学科学的鲜明特征。以人为本的精神,即同情病人、关爱病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体现了医学的本质。正如先贤所说的,“医乃仁术”、“仁者爱人”。
  然而,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医学已经出现了人文精神弱化、技术至上、追逐经济利益的偏向。如何扭转偏向,回归医学本质,成为医疗服务和医学教育共同面临的挑战。
  早在1977年,美国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就呼吁创立超越生物医学模式的新模式。他明确提出了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这种模式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因此,他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并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时至今日,医学模式的转变仍然远未得到满意的实现。要改变现状,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和认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