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和临床心理科医患沟通案例

唐宏宇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8-24浏览次数:10

【案例1

患者,女,38岁,双相障碍,本次因“抑郁半月、拒食3天”,由丈夫陪伴来住院。愿意服药治疗,但拒绝进食和输液,理由是正在“辟谷”修炼,并保证1周后一定进食。检查发现其明显消瘦,血糖及血钾低。因入院时的身体条件可能增加药物治疗的风险,医生决定首先改善身体状况。由于患者拒绝进食,医生初步进行劝说无效,遂医嘱鼻饲,并在约束下进行输液。护士执行医嘱,患者在短暂反抗后很快安静,转而被动地合作,但抽泣流泪。次日凌晨5点,患者在厕所上吊自杀,引发医疗纠纷。

分析点评:精神科的特殊性之一就是不愿接受治疗的患者较多,而劝说患者接受治疗就成为精神科最常见的沟通问题。本例的极端结果与医生的沟通不够有关。在初步沟通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强迫措施,也许并不违背临床规程,但是深入思考是有诸多值得完善之处的。在并非“没有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就采取约束措施,在伦理和法律两个方面都存在缺陷。此例沟通的关键是深入了解并理解患者为什么愿意服药治疗却拒绝进食,有无更为合适的方法和措施替代约束和强迫,以下问题供讨论。

1.患者的“辟谷”是某种精神症状还是一般的保健信念?

2.深入了解患者“辟谷”的确切内容(即完全绝食还是可以喝饮料)有何意义?

3.除了强迫鼻饲和约束下输液以外,有无可以替代的方式来纠正患者的低血糖和低血钾?

4.患者愿意服药治疗,说明什么问题?

5.患者自杀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6.你对这个案例有哪些具体感受?



【案例2

患者,男性,42岁。其16岁的儿子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住院,予以人工常温冬眠治疗。住院第5天,该男子在病房探视期间前来看望儿子,因治疗流程规定人工常温冬眠治疗期间不允许探视,当班护士拒绝其进入病房,引发争吵。该男子强行闯入,引发更大的争吵和肢体接触,不得不由医院领导出面,并以该男子进入病房探视儿子而告一段落。

分析点评:尽管精神科越来越多地采用开放式管理,但封闭式病房和管理制度仍然不可避免,本例因管理制度与患者的要求之间出现矛盾而引发沟通问题,患者家属的要求情有可原,但行为和情绪过激。护士的拒绝符合制度,但也许表达生硬,少点儿“人情味”。矛盾化解的关键是沟通,这类由一般矛盾发展成严重的言语和行为冲突的情况并非少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进行沟通。以下问题供讨论。

1.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当制度不能达到目的时能否变通?

2.如果沟通的一方挑起争吵,应当如何应对?

3.如何评价“知道对方是什么人和知道需要沟通什么事,同样重要”的观点?

4.对本例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并展开讨论。


【案例3专科用药不良反应的沟通

患者,女性,18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愿意在门诊服药治疗。医生处方为利培酮(一种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抗精神病药)5mg/d,患者当日服用5mg药物,几个小时后出现烦躁不安、喊叫难受,并出现脖子强直性后仰,控制不住地往一侧扭转,一夜不能入睡。次日恰逢长假期间,到急诊留观输液,停用利培酮后症状好转,不敢再用精神药物。长假数日之内精神症状恶化,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出院后家属向医院提出投诉,认为门诊医生诊治有误。

分析点评:因处方后解释精神药物使用方法的问题引起的纠纷并非少见。精神科用药一般需要缓慢加减,强调个体化用药。抗精神病药物一般需要1周左右时间,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而且要根据个体的反应决定加量的速度和时间。除非特殊情况,减药也要求缓慢进行。本例中,利培酮的常规治疗剂量是4~6mg/d,患者第一天即服用5mg,出现了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扭转痉挛)以及烦躁、失眠等,究其原因,或者是由于医生没有解释清楚,或者没有核实患者是否真正理解。



【案例4自杀风险评估和防范的沟通

患者,女性,23岁,研究生,反复发作的心情低落、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多次出现自杀行为。本次因停药3个月后复发2周,自行前来门诊。医生按照常规进行诊治,并询问了患者的自杀观念,患者回答仅仅偶尔想过自杀,强调本次复发主要症状是考前紧张,不能入睡。医生针对患者既往服用的抗抑郁药再次开处方,同时,按照患者的要求处方里增加了某种强效的安眠药物。患者第2天在学校宿舍顿服全部处方用药自杀,幸而被及时发现,送急诊抢救。家属到精神科投诉,要求追究门诊医生的责任。门诊病历没有记录自杀评估内容。分析点评:抑郁症的诊治中,自杀风险评估是最重要的内容,目前有成熟的评估方法和工具。该患者既往曾经多次出现自杀行为,本次自己一人来诊,无论患者如何回答自杀评估问题,都属于高风险病例。处理时必须依据以下原则。

1.坦诚、耐心地进行自杀风险评估,不要轻信患者的承诺。

2.与患者讨论自杀风险的防范,进行自杀的心理干预。处方药物的总剂量不能导致致死后果。

3.如果自杀风险高,则劝说患者住院治疗,同时建议家人或学校人员伴诊。

4.在病历中如实记录沟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