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患沟通

尹忠诚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10浏览次数:15

一、急诊患者和家属特征

(一)患者病情急危险重

急诊患者大多是急危重患者,多夜间发病,其病情往往来势凶险,很难短时间明确诊断,病情危急程度难以估计。部分急危重患者,病势急、病情重、变化快,要求迅速准确地判断,立即采取抢救治疗措施。此时,家属心急如焚,情绪往往难以控制,故要求急诊医师在尽快诊断、全力抢救的同时,要与家属进行简洁而有效的沟通,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全面配合。

(二)疾患可能群体突发

急诊常会遇到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中毒事件等,此时常可能有大批伤病员同时应诊,急诊办公室或院总值班需要立即召集相关科室医务人员,调集各方力量加入到急救工作中。

(三)患方就医紧迫

急诊患者病情危急,家属一般求医心切,希望医生立即给出明确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因为缺乏医学常识,会出现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但多数情况下,急诊的患者需要采取紧急抢救治疗措施,才能暂时脱离危险或缓解病症。

(四) 预后不良概率大

急诊重症患者多,病情来势凶猛,即使抢救及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后果。如一些患者预后不良或生命危笃;一些患者送来急诊时,就已死亡或是经过各方抢救仍然无法挽救等情况。然而,部分家属对患者预后不良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难以接受事实,将责任推卸到医务人员身上,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二、急诊工作特点

(一)节奏紧张和有序

急诊患者大多是急危重患者,救治工作必须争分夺秒,这使得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时刻处于紧张的待命状态。为了做好急诊救治工作,特别是突发事件中大量患者的救治,急诊医护人员需要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严密组织指挥,工作紧张有序。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需要多科室的协作,各科室之间有效配合是急诊工作的重要保证。

(二)诊疗随机和规律

急诊工作量随机性大,患者就诊的时间及病情均具有不可预见性,或因各种流行病、传染病、食物中毒、工地事故、交通意外等原因,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急诊患者就诊时间的规律虽然较难掌握,但也有一定内在规律性。一般情况下,内科急诊患者上午较少,晚上多;创伤急诊患者一般中午少、早晚多。此外,急诊疾病种类还有一定的季节性,如冬季呼吸道感染患者多,夏季肠道传染病多,麦收季节手外伤多,冬季下雪天骨折患者多。医院应据此安排好急诊的技术力量和物质保证,以便顺利地开展工作。

(三)技术专业和全面

急诊患者发病急、疾病谱广、病情严重而复杂,往往累及多器官、多系统,因而需要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本专业医疗护理的技术,及时、准确、有效地抢救患者;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掌握相关学科专业的医疗护理知识和急救技能,这样才能抓紧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四)矛盾突出和尖锐

急诊由于患者病情危重,诊疗环节多,医患摩擦的机会随之增加。患者虽然病情危急,求医紧迫,但医务人员为了保证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除采取紧急处理外,必须详细采集病史,进行必要的检查,这就造成了医患双方的需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急诊患者在抢救中病情可随时发生变化,出现预后不良或生命危笃,家属难以接受,使医患之间的矛盾突出。一些家属情绪激动,更易使矛盾尖锐化。

三、“绿色通道”服务与沟通

(一)医院“绿色通道”制度

医院“绿色通道”是指医院在抢救危重症伤病员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通畅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绿色通道”范围:①休克、昏迷、呼吸心跳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②“110”“120”“122”及其他部门转运的“三无”患者(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诊抢救;③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事件等)中患者的急诊抢救;④其他应进入“绿色通道”的情况。

急诊“绿色通道”制度:①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服务,并按规定上报;②急诊实行24小时连续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③伤员进入绿色通道后,即实行“两先,两后”(先处置抢救,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办理手续),各临床、医技及后勤部门必须优先提供快捷服务;④绿色通道服务队安排24小时服务,协助患者接送及相关检查、收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危重患者检查、入院过程中,接诊科室必须安排人员护送;⑤全院人员应积极参加绿色通道抢救工作,不得推诿患者;⑥属于绿色通道范围的患者(除ICU收治范围外),确保实行专科收治,原则上由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疾病相关科室收治,必要时请总值班协调。需要手术者,应快速按手术绿色通道处理;⑦接诊科室遇危重大抢救、病员较多时,应通知医务处及行政总值班,报告分管院长,便于组织全院相关人员参与抢救;⑧突发事件(交通事故、中毒事件、重大特发事件)应在医院分管领导带领下,由医务处及行政总值班组织、指挥,协调安排,各科室必须服从指挥和安排。

(二)急诊服务中的沟通

急诊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病情、家庭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医患沟通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接诊后即开始沟通,必要时需要边抢救、边沟通和反复多次沟通(图5-4)。

5-4 门急诊环境

1.增强责任意识,主动提供医疗服务 急诊工作责任重大,稍有不慎,会给患者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会危及生命。急诊医务人员需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强调“首诊负责制”。在急诊工作中,及时接诊、会诊,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床头交接班制度。在未请示上级医生,未与被转诊医院联系的情况下,不随便将患者转院。

2.迅速、果断、准确,积极、有效施救 由于急诊患者病情的危重性、突发性、紧迫性,患者及家属心情焦急,希望立刻得到救治。医务人员应分秒必争,迅速投入急救。在询问病情、查体和安排相关检查时,尽可能迅速、同步采取急救措施。只有满足患者急诊的迫切需要,挽救患者生命,才能使患者及家属对医务人员产生信赖和尊重。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及时将急重患者转入病区,争取抢救时间,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积极有效地抢救是急诊患者的根本需求,也是急诊医患沟通的关键所在。

3.各科协作配合,救治疑难危重患者 急诊中突发重大事件的患者往往病情复杂严重,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因而需要急诊医师具备多专科的综合医学知识,同时要求各科室紧密配合,在第一时间采取最佳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科室协作是急诊抢救的重要保障,也是医院急救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4.讲究沟通艺术,注重人性化关怀 对来院急诊的患者,医务人员要态度和蔼,消除患者恐惧感,并迅速分诊。对重症的患者,医务人员要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耐心疏导,用自己的行动感化患者、尊重患者、安慰亲属,通过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建立起能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环境和身体应激状态。对意外死亡的患者,如车祸、猝死或其他疾病突然死亡,家属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难以承受,医务人员要用亲切的语言、温和的态度去安慰、帮助他们,使其控制情绪,配合院方处理善后。

5.认真交代病情,如实记录急救经过 急诊医患矛盾突出、尖锐,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急救中潜在的医患纠纷风险,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抢救中要用恰当、严谨的语言沟通,及时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治疗方案和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特别是预后不良的患者,交代病情应全面、谨慎,取得患者和家属充分的理解和配合。在进行抢救工作的同时,认真记录接诊时患者的情况、接诊时间、通知医师时间及医师到达时间、进行抢救时间等,如实记录抢救经过。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重要的检查治疗和危重病情交代要有书面记录、患者或家属的签字。如实记录病情和抢救经过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更是处理医患纠纷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