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群
医患关系(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简言之就是在医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医疗行政和后勤人员等)与患者一方(包括患者、亲属、监护人及单位组织等)之间的关系。从改善全面医患关系的角度,我们应更重视广义的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内容表现为两个方面:
1.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 即与医生诊疗技术和方法无关的医生与患者“纯”人际关系,确切地说,就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德、医风的表现而引发的医患关系现象。医患关系非技术方面,实际上体现了社会人际关系最普遍、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信任及诚实。没有这个基础,任何人际关系都不可能很好地维系。更何况社会对医生的品格期望极高,而且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是很大的。希波克拉底曾说:“一些患者虽然意识到其病况的险恶,却仅仅由于对医生品行的满足而恢复了健康。”所以,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是今天医患关系的主体或主要方面。
2.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 是指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围绕诊疗技术性的问题建立的关系,如征求患者对治疗的意见、讨论治疗方案等,它是医患关系的组成部分。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类型
医患关系的模式即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医患双方相互间的行为方式,从组成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和非技术方面而言,医患关系的模式就是从这两方派生出来的。目前,被医学界广泛认同的医患关系模式是1956年由美国学者萨斯(Sasse)和荷伦德(Hollender)在《内科学成就》发表的《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中提出的,文中以医患互动,医生与患者的地位,主动性大小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主动-被动型(activity-passivity model) 它是传统的医患关系模式,普遍存在于现代医学实践中,其特征是医生对患者单向作用:“为患者做什么”。医疗中,医生完全把握了医疗的主动权、决策权,即怎样医疗,由医生主导,患者无任何自己的意志参与医疗,医生是绝对权威。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医生纯技术层面的优势,缺点是彻底否定了患者的个人意志,可能会影响疗效并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所以,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急重症、麻醉状态等意识丧失情况下的抢救医疗。这一模式同父母与婴儿的关系比较相似。
2.指导-合作型(guidance-cooperation model) 它应属于现代医学实践中医患关系的基础模型。这种模式中,医生仍占有主导地位,而患者能有条件、有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必须接受医生的解释并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患者“被要求与医生合作”,它的特征是:“告诉患者做什么”。该模式的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因为有互动的成分,能较好地发挥医患双方的积极性,提高疗效,减少差错,有利于建立信任合作的医患关系,但它的不足是医患双方权利的不平等性仍较大。这种医患关系类似父母与青少年(子女)的关系。它一般常见于急性病或危重病但头脑清醒患者的就医过程。
3.共同参与型(mutual-participation model) 它是在前两种医患关系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医生以平等的观念和言行方式,听取并尊重患者的想法,医患双方共同制订并积极实施医疗方案。它的特征是:“帮助患者自疗”。这种医患关系就如成年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医患双方的理解沟通,能融洽、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疗效。这种模式适用于慢性病患者,而且更适用于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患者。
关于萨斯-荷伦德医患关系模式见表2-1。
表2-1 萨斯-荷伦德医患关系模式
类型 | 医生地位 | 患者地位 | 适用范围 | 类似关系 |
主动-被动型 | 有权为患者做什么 | 无权选择做什么 | 急重症等无意识状态 | 父母与婴儿 |
指导-合作型 | 告诉患者要做什么 | 被要求与医生合作 | 急性病有意识者 | 父母与青少年(子女) |
共同参与型 | 帮助患者做什么 | 主动与医生成为伙伴关系 | 慢性、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 成人之间 |
(二) 传统医患关系模式的利弊
所谓传统医患关系,特指几百年来形成的生物医学模式下,所表现出的“父权”主义的医患关系。客观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传统医患关系有合理的、有利的存在价值。在医疗实践中,医生职业的价值就是医治好患者的伤病,医生心中必然以患者康复为目的和愿望,就如家长希望孩子好一样。事实上,医生不是为了“做父亲”而要“父权”,这是医生具有医学知识和诊疗技能所决定的。作为医生,一般都能理解人在患病后,情绪失常、判断力下降,渴望医生救治,期盼早日康复。所以,医生面对患者都有责无旁贷的心理特征,都想以科学的医疗来救治患者。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学普及、教育提高、观念更新,人们普遍不再愿像孩子一样被“控制”,希望自己或多或少地能够参与对疾病的诊治。人们的自我意识与医学传统的观念和行医方式发生了碰撞,如果医生不真正懂得人的社会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及人的心理特征,而一味以简单、生硬的“家长式”作风行医,则会妨碍后续疾病的诊治。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医生要更多地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念、个人意愿,用医患平等的观念和行医方式来改造传统的“家长式”医学模式。
(三)当今医患关系解析
1.医患关系的现况与分析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呈现出医患需求多元化、医患交往经济化、医患心理情感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医患关系日趋复杂。以下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进行分析。
(1)宏观层面
1)卫生投入不足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当我国开始以公费医疗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尽管国家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状使得医疗保障体系建立面临较多挑战。对医疗卫生经费的投入不足使得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公益性受限,容易导致医患矛盾和纠纷。
2)医疗卫生相关法规不完善:我国第一部用来调整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纠纷的专门法规是20世纪80年代初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受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法制及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局限,该法规还不能完全满足规范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要求。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2010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对《办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对调整医患关系、妥善处理医患矛盾发挥了一定的法律功能。
(2)微观层面
1)医患思想观念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从医者而言,市场经济给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带来改革、变化时,也给人民群众带来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五百年来生物医学模式的强大惯性,使广大医务工作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思想,“认病不认人”的传统医学观念还依然存在,导致患者对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不满意。对患者而言,虽然为医药高科技而创造的医疗奇迹而欣慰,但在大病多病面前,又为难以承受的医疗费用而忧虑,并可能成为医患纠纷的“导火线”之一。
2)医患缺乏有效沟通: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些年来,医患纠纷虽然时有发生,但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仅在3%左右,绝大多数纠纷源于医患沟通不够或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不足。一项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的调查表明,48%的医生认为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沟通太少,50%的患者认为缺少沟通(如医生看病时间太短)。医患沟通不足就无法相互理解,医患双方就容易产生对立的情绪。医患沟通不足是由于生物医学模式和市场经济综合影响的结果。
3)人文素质教育不足:在患者中,人文素质不高的群体在发生医患矛盾后,更容易采取暴力手段伤害医务人员,损害医患关系的强度也较大。
4)伤医暴力有其特定的社会因素:
2.医患关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 当21世纪来临时,我国社会发展的五大特征已显现出来:一是国家民生政策明确;二是市场经济发展稳定;三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四是民主化进程加快;五是
图2-3 阳光房中的医患
2004年以来,国家在医疗卫生的改革、投入及管理等方面做了积极并富有成效的努力,医疗机构特别是大中型公立医院,在改善医疗服务中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当今医患关系显著好转。据多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医患纠纷数量在总就医人数中的比重有明显下降,患者的满意度在提高,医生对执业环境的评价在好转,医患关系的紧张度已开始明显缓解。
3.架构医患关系“动态聚合”的新模式 医患关系的内涵结构是较为复杂的,重建医患关系必须确立一体的、动态的,以及系统的思维方式,并要站在现实,即市场经济的视角上立体审视,方能找到新型医患关系构建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即新型医患关系的“动态聚合”模式。
如图2-4所示,“动态聚合”模式的中心是由医患双方同为一体构成的“人”,但医患体(人)被分离开,其离心力(或向心力)均源于经济体制、社会形态、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以及医患间的沟通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医患体的矛盾运动在经过内因和外因的联合作用后,产生向心力,即聚合效应,建立起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以重新恢复医患合作信任的鱼水关系。决定医患体(人)聚合的外因,即为国家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为了适应经济基础,必须不断调整并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以及建立新的伦理价值观。这样,才能在医患体与市场经济中间生成一个良性的融合环境。医患沟通构成了医患体聚合的内因,医患双方需要共同努力,构筑共享利益的新型医患体。
图2-4 医患关系动态聚合模式
二、患方的需求
(一)需要生命安全
人患病后,疾病或损伤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的安全需要就升格为第一需要。患者和家属最期盼脱离死亡的威胁,早日康复。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任何言行都会敏感地触及患者对生命安全的需要,积极的言行能使患者及家属友好地配合与支持,有利于伤病的康复;消极的言行则使患者和家属产生抵触和对立情绪,自我保护心理亢进,不利于伤病的痊愈。
(二)需要特别生理活动
患者由于伤病,身体和心理处于一种非正常的应激状态,生理需要格外强烈,但有其个性化的特点,一般来说,患者对饮食、睡眠、休息、排泄、温度等都要求很高,根据病情不同会有特殊需要,如少吃多餐、卧床休息、保暖室温等。满足患者这些需要,不仅是对患者生理和家属心理需要的满足,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患者伤病更快、更好地康复(图2-5)。
图2-5 温馨的病区
(三)需要获得伤病相关信息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不知晓伤病相关的准确信息是相当担忧和焦虑的。因此,患者和家属非常迫切地需要了解伤病的诊断结论、治疗方案、预后结果、康复指导、医疗费用等信息,以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相关准备。及时、准确地告知患者和家属这些信息,既是对患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有利于医疗工作,并会避免医患纠纷。
(四)需要关爱和获得归属感
身体的伤病往往伴随着心理的脆弱或异常,患者从原自主、自立的强势状态跌入身不由己的弱势中,特别需要获得亲友和别人的体贴、同情及关心,还需要在医院有归属感,渴望得到医护人员和病友的认同及情感交流,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以便更好地治疗伤病。患者对这些心理需要相当敏感,他人不经意的言行举止,或是爱的温暖,或是情的冷漠,都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的影响,可能是信心大增,也可能是精神萎靡。
(五)需要被尊重
一个现实社会的人,对尊重的需要始终是强烈的,这是人生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人患病后,在身体上、心理上,特别是社会印象上,人的价值意识都有严重受挫的感觉,本能地有要维护尊严的需求。因此,患者既需要来自亲友和同事的尊重,还需要来自医务人员的尊重,后者尊重的意义更大,这是医患建立合作信任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六)需要高质量生存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在人不断丰富的需要中强化了健康需要,确切地说,是高质量的健康生存需要。患者和家属已不满足医生仅仅控制了或治愈了疾病,而是需要预后能够高质量的生活,能参加社会交往和活动,或能显著减轻疾病造成的痛苦等。尽管这是不易实现的需要,但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要求医务人员把治疗、预防、康复及保健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求患者和家属配合治疗、早防早治、预防为主。
(七)需要合理支出
市场经济下,医疗与开支紧密联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个人看病该花多少钱才合适?这是一个全世界至今都未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绝大多数的患者认同“看病应花合理的钱”,即就医过程中可以产生“合理支出”。
三、医方的需求
(一)需要个人成就
医务人员以自己的医疗技术和综合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维护健康,为社会的文明安康承担责任,医务人员本着这样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进行职业活动,这是他们的精神动力。所以,医务人员自我实现,即个人成就的需要是他们高层次需要中最重要的。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业务水平得到高度评价、提前或按时晋升职称、发表研究相关著作或论文、成为教学科研骨干、患者评价良好等。显然,医务人员的第一内在需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这也与社会价值观高度一致(图2-6)。
图2-6 弘扬医院精神
(二)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尊重和配合
医务人员每天工作的对象是患者及家属,为了诊疗工作更有效、更顺利,需要患者和家属尊重医务人员的身份和工作,并与医务人员密切合作,共同战胜疾病。从医务人员的角度即希望患者的依从性良好。临床实践也证明,依从性好的患者并发症少,康复得更快、更好。
(三)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
医务人员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医疗不再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行为模式,而是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并有相应的依赖性,如医疗服务信息需要媒体传播,资金筹集需要多种途径,基本建设需要政府批准、药品和检查设备需要相关厂家提供,等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肩负了繁重的社会责任,所以渴望与社会沟通,取得理解与分担。
(四)需要实践和学习
医学的特征是实践性、经验性及循证性,医学伴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进步以及自然的变化,且在不断地发展。因此,医学需要终身学习和实践探索,医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临床实践、专业进修、学历学习、自学研究等。这种需要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对医务人员而言,既是个人成就的动力,也是社会竞争的压力。
(五)需要提高收入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希望不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医务人员的劳动是脑力和体力综合应用的过程,属高技术、高付出(学习与成熟周期长、成本高、工作辛劳),高风险(精神压力大)的职业,这种复杂的劳动成果可使人类消除疾病、康复身心,为患者和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科学合理地提高医务人员收入也是正当的心里需求与价值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