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中的医患沟通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9-03浏览次数:13

一、医学历史中的医患关系教育

王锦帆

古代至近代,中外医学的传承和教育,并没有当今系统规范化的医学教育体系,都是依靠医生的言传身教和医学名家的医学著作。这些医学著作是医学大家们将医学本质、技术、人文及社会等因素融合在一起进行精练地表述,是他们个人经验性的医患关系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的传授,其中包含医患关系教育和医患沟通技能的精髓。

《黄帝内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医学经典巨著,其中不乏医患关系的论点:如“医患相得,其病乃治”,说明了医患合作的目的就是治病;《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到“病为本,工为标”,指出在医患关系上,患者为本,医生为标。患者有着强烈的被认识、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以及知晓诊疗信息和早日康复的心理需求,医者要给予他们认知指导、情志支持及精心医疗等帮助;《灵枢·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意思是诚恳热心地对待患者,善言疏导,可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他们配合医生的治疗。唐朝大医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之《大医精诚》中有我国医者的金玉良言,其中论述了医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需有精湛的医术,要把“至精至微之事”,做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行“饥渴疲劳,一心赴救”的使命。文中将医患关系的内涵与应用精辟表述,展现了“苍生大医”的灵魂。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年生)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医学家,被西医界誉为“医圣”和“医学之父”。在颇有权威的《希波克拉底全集》60篇论著中,多次论述医患关系和医患交流的意义与技巧。如在《誓词》中说:“凡入病家,均一心为患者,切忌存心误治或害人,无论患者是自由人还是奴隶,尤均不可虐待其身心。我行医处世中之耳闻目睹,凡不宜公开者,永不泄漏,视他人之秘密若神圣。”他在《格言医论》中写道:“医生之责,非一己可完成,无患者及他人合作,则一事无成。”在《礼仪论》里,他对医学特性和医生言行做了较为细致的阐述,如:“医学有无私、大方、谦虚、含蓄、深思熟虑、判断准确、举止安详、积极进取、廉洁忠贞、语言庄重、善于谋生、业务兴盛、摒除迷信等优秀非凡的品格。”关于医患“闲聊”,他说:“健康人和患者都讨厌执拗的人,医生必须十分留心自己的举止,不能过多地流露出不屑同外行人闲聊的情绪,而只说几句非说不可的话。”在临床上如何与患者沟通,他说:“进入患者房间之前,一定要知道必须做什么。要注意你坐着的姿势和预定的座位及衣着整理;说话果断、简明、沉着、镇静;靠近患者时,要表示关心;解释反对意见、遇见麻烦时,要使自己冷静,制止别人慌乱,继续准备做要做的事。”显然,希波克拉底在临床医患沟通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很强的控制力。

  爱德华·利文斯顿·特鲁迪奥(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18481915),一位极受尊重的美国医师,他在抗肺结核的工作中具有开拓性。他建立了美国第一个肺结核研究实验室和举世闻名的纽约萨拉纳克湖阿德隆戴克乡村肺结核疗养院。他去世后,墓志铭上刻着“有时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这不仅是他对医生职业的认识,也是他行医生涯的写照,简洁而又深刻地诠释了医学的局限、医疗的作用及人文的价值,这句名言已在各国医界中广为流传,并影响着一代代的医生。

二、当代医学教育标准与医患沟通

当今国际医学教育界有三个较大影响的国际性组织——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简称WHO西太区),他们在21世纪初制定了各自的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都将人际沟通能力列为医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如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七个能力领域(60条标准)中,特别凸显了毕业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仅在“沟通技能”领域中专门有9条标准,而且在“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及“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五个能力领域中,都有涉及医患沟通的具体标准。如“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中的“在急、慢性疾病防治,康复和临终关怀中,恰当地使用药物的、手术的、心理的、社会的各种干预措施”,“临床技能”中的“对患者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指导患者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等等。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1989年日本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在临床技能中强调了沟通交流的能力;WHO西太区的《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中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中都涉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2008年,根据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分别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中规定了医患和人际沟通的具体要求。在2010年的全国执业医师考试中,增加了职业素养内容。人际沟通能力作为医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开展

(一) 开展医患沟通教育的意义

1.弥补传统医学教育的不足: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主要借鉴了苏联医学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较注重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对人文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医患沟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弥补医学教育中人文知识结构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不足,在医疗的现实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培养,填补医学技术与人文实践相结合课程的空白,这既符合教育的规律,也符合医学的经验性特征,有助于形成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提高临床教师的人文素养: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在于医学人才必须经过临床教师在医院里进行严格的培养训练才能完成。医患沟通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的规律将促使临床教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成为其追求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内在动力,也会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完善自我的人文素质和能力。

3.成为继续医学教育的新目标 医学科学的人文性、经验性、实践性和非精确性决定了医学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它必须是终身的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是医生终身教育的基本保证。医患沟通教育涵盖了医学与人文综合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它应成为继续医学教育的新目标。

(二)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进展

2002年以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几乎没有院校开设医患沟通课程,个别院校开设了“临床交流技巧”类的讲座,也没有统一的教材。2002年下半年,南京医科大学联合首都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五家院校,共同编写了我国首部高等医学教育《医患沟通学》教材,并于20039月出版发行。时任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亲自为该教材作序。当年,南京医科大学首先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护理学专业中开设了36学时的必修课程,受到学生和临床教师的广泛欢迎。

2006年,教育部首次在我国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增设了医学沟通学课程。同年8月,《医患沟通学》第2版发行,并被遴选为“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和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会长王德炳作序,充分说明了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医患沟通教育的高度重视。2012年《医患沟通学》再次被遴选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如今,全国多所院校相继编写医患沟通类教材,并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2014年出版发行了《医患沟通》的数字教材,201510月,人卫慕课“医患沟通”上线运行,并于2017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经过十余年的医患沟通教学,我国医学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医院临床教师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教师相结合的医患沟通课程的师资队伍,并开始形成临床教师言传身教、学生亲身感受、师生互动研讨的医患沟通课程教学模式。此外,在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生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也增加了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从2010年开始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已经将医患沟通的技能融入操作技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