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11 00:00:00 来源:健康报
[提要] 日前,在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以这样一个小故事,开始了《关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价值思考》的主题报告�� 韩启德说,抗生素应用、微创外科发展、器官移植、辅助生育技术、基因治疗等一系列现代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泽。
已故外科巨擘裘法祖曾遇到一位腹部不适的病人,裘老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并轻柔地给他做了腹部触诊,病人感动得当场落泪,因为之前他到过六七家医院,没有一位医生摸过他的肚子,只是问诊、开药或做检查。
今天,还有多少医生会想起来摸一摸病人的肚子?日前,在吴阶平医学奖颁奖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以这样一个小故事,开始了《关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价值思考》的主题报告��
“技术至上”盛行正在导致医学离人渐行渐远
“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让医学目的开始变得模糊。”韩启德说,医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技术至上”盛行,导致医学离人渐行渐远。
韩启德说,抗生素应用、微创外科发展、器官移植、辅助生育技术、基因治疗等一系列现代诊疗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泽。但与此同时,“技术至上”观点日趋盛行。
美国专家亚瑟??赫茨勒描述了19世纪90年代一位传统的医生进行应诊的情况:医生到达病人家里后,先热情地问候祖母和婶娘们,拍拍所有小孩子的头,同时会跟病人打招呼,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然后才是摸脉、看舌、开药等。
韩启德说,20世纪前,医生都是上门服务,医患之间亲密、信任。但是随着现代医院的兴起,病人去医院就医取代了医生上门服务,从而带来了冷漠感。
韩启德指出,技术的发展,有可能让医学与病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医生越来越不愿倾听病人的主诉,只相信仪器设备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过度依赖药物与手术,越来越忽视病人的心理因素。目前,医学的发展,随着临床专业的细分,造成“一科医生面对一个器官”的局面,忽视了医生与病人的交流。
“不要因为对技术的盲目信赖,而忘记人,忘记医学的本质。”韩启德说,“我非常认同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新技术导致的过度治疗已发展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医学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度医疗。韩启德指出,新技术的发展,医学似乎只考虑维持病人的生命,而没有考虑到勉强维持生命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以及如何使人们健康地生活。过度治疗已发展到令人吃惊的地步。
今年4月,美国FDA正式批准肿瘤生物治疗药物Provenge上市。然而,针对512名前列腺癌病人的追踪研究发现,该药物只能延长病人4.1个月的生存寿命,但却需要付出30万美元、3个疗程的高昂代价。韩启德说:“这样的药物能被批准上市,除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有没有站在病人角度上来思考药物的价值?”
北京肿瘤医院一项统计资料表明,20年前,胃癌诊断通过纤维胃镜、常规活检病理诊断等只需440元,而现在基础诊断就需要2830元,如果使用核磁共振等高端诊断技术,花费还需上升数千元。治疗费用上升更快,胃癌化疗从20